(二百九十八) 接受 vs 難過 「接受」與「難過」這課題,最近不時於心底暗角湧出;彷彿要我寫些什麼給坊眾備用。延了一週不想寫,只覺這些寫來寫去也像寫給自己般,多少回夢中聲音提醒:「沒人懂的,懂也沒人做,放下吧。」乖乖的我聽命,可昨晚忽爾半夜夢迴、哭成淚人,感應到這功課還是要做,那就「接受」好了。 「遇逆境時,難過沒用,接受即過關」。道理誰不會說,但又像沒幾人真有「遇事接受、讓其穿流而過」這本領。何以故?說到底,若處於相對的「二元對立」上左右開弓、若一直以橫向式「說服」自己的心態來接受,這表面接受總不濟事。久而久之更感壓抑難耐,因始終還是弄錯方向。嗯,先來看看大多生活上所謂的不如意事,只因跟自己預設的想法不符,才生出不如意這結論,對嗎?這觀點純屬片面、從自我立場出發,故得出的好壞判別同樣是依我這道尺來量的嘛。當體悟箇中一切,無非因「先入為主」所致,
(二百九十七) 感恩「所有負面的」......因內藏珍寶! 大約五年前心生一念,忽爾發動「感恩存摺」後,我便一個勁兒力邀十方親們共同為自己每天摘下五則感恩事。其實,一天下來值得感恩的事何只五項?我只能挑重點核心記錄吧。寫著寫著,人變柔軟、填著填著,心更敞開;原來每天豐富我生命的、值得感恩的……太多太多了。我視之為心靈財富,因偶一不快,瞥見安坐一角這存摺,總像「發光寶典」,這最強後盾就是我的「心靈快速充電器」。奇怪是,跟我一起寫這作業的伙伴們,就如某歌詞:走著走著就散了!嗯,只好再勉勵坊眾,從頭來為自己種福田咯。 當然,我這一寫逾五年,內容層次亦已遞升至感恩所有……包括一切負面的!同修們好像懵啦,不是光寫開心事嗎?到我費解。人生總有高低跌宕、生活自有甜酸苦辣,不能只取一半,生命是整體的嘛!大家漸感困頓:「唉,感恩病、感恩痛苦、感恩貪嗔痴……難矣!」非也,這個「難」字,
(二百九十六) 「小黑」,我的老師 每天營營役役生活中,你我皆會遇上萬千境界,考驗不絕,像叫人不勝其煩。但當閱歷漸豐,不難發現人人功課雖不盡同,可要旨無非教曉我們玩這場可愛的人生遊戲。近日於共修團中與某同學的互動,挺有分享價值。借此亦介紹我家新朋友「小黑」予大家認識。 過去一個月,幾近每清晨皆見一松鼠站後園。透過玻璃門牠看我們享用早點,牠也拉長脖子在嚥口水。自然地我們把小塊麵包分牠,順口叫牠一聲「小黑」,牠即點頭認可、小手抓麵包開心嚼著。自此我們便多了新朋友,天天跟我們一同享早餐。天降小黑,令我們沉悶隆冬徒添不少樂趣。大風雪偶不見小黑踪影,不禁惦掛牠。到晴天小黑又開心奔來,我們自當奉上美食。見小黑每天蹦蹦跳,那全然「活在當下」的狀態,總像提醒人類好應傚法呢;小黑自是我的老師。 按不住跟同修們分享,一同學和議:「我暫住的書院同樣有『小黑』狗狗,牠每早陪我上山拾柴枝,小黑亦開心接受自己的 “臉黑全身黑” 呢。」我忙不迭澄清:「『黑不及白的好』只是人類才有的二元對立觀念。狗狗根本沒有『黑代表不好』之想法,
(二百九十五) 愚公移山 一趟世紀疫情,教人身心內外起了不少變化。正因世界被按停,分隔兩地的鄉親只得依仗遠程通訊作聯繫。哼,那手機應用程式提前全球普及,無非於天降疫情時,提供一解救秘方。原來一切早有伏筆,真多得用心良苦的幕後大手在鋪墊,想通了,臣服之。老實說,五年與家母南北分離,說沒牽掛也是騙人的。幸賴有發達手機,早年教曉她用whatsapp,按按便能說話留言傳照片,多便捷。但你該想到年登耄耋的長者來學用,絕非易事。惟此乃唯一妙招連繫異地子女,多難她亦乖乖學。比對古時戰亂音訊全無之苦況,間中可回味媽媽的笑聲話語及她傳來的堆堆草字,已叫滿足。話說,她學不懂手機的中文輸入,卻自學拍照技倆;把想說的寫紙上,咔嚓拍照傳我,媽真有辦法。 於手機留言中,每回結尾語盡是「加油呵」、「好好照顧自己」、「多保重」、「天天多笑」。語言的力量是雙向的,在你發送出去的同時,這力量同時回饋到自身來。而更實在的是,大家心中,還不是希望彼此活得好、過得好嗎?媽知我心,我的初心是分給所有人的,故經年在外滾動的我,不能長期守候在側。這是我的天命,
(二百九十四) 「旅、行」的深義 春節剛過,陸續收到同修們各自的旅遊趣聞。讓我這安坐家中的彷彿也跟他們跑了一圈。當然,我們這課堂聚焦於生命成長,故我開宗明義勉勵:「旅行真正深義乃『在旅途中修行』。如今資訊發達,只管網搜一會,對出遊地已瞭如指掌。故若光依書直說地『到此一遊』式打卡,未免抹煞掉旅行的深邃內涵。能透過旅程中種種,對自己有深入了解,逐看清需用功的地方,這才是更大收穫。」話音剛落,段段剖白傳來。著實可喜可賀,以下分享之。 同修A說:「唉,早前查看河邊散步多愜意。無奈親臨收穫到的竟是滿地煙花垃圾場景。下一站又是人堆人的喧鬧嘈雜,叫人不勝其煩、遊哪也沒心情。」我只笑不語,她漸細意分析。「哈哈,原是我預想大堆『我要』,臨場貨不對板,那 “逆我者非”習性才致我不悅。可路旁綠綠大樹懶理人們幹啥,樹木叢林依舊大愛無私地淨化空氣、包容一切;持續發揮生命意義來保護地球。我只嚐不到自己要的便呱呱叫,心胸多窄。且假日嘛人人也如我般愛出遊,難道要坊眾全躲起來,不要影響我遊玩嗎?嘩,自己多自私!
(二百九十三) 什麼都愛「拖一拖」? 「唏,你有拖延症嗎?」某天共修會上一人提及,眾人和議:「像感冒般,人人總碰上。」我好奇:「你們患病多久?」大家鬧哄哄回話:「沒二十也有十多年吧、我七八年啦、我像懂走路扒飯便伴隨之!」我逐確定情況會否如下:「面對該辦事情總愛一拖再拖,延至最後關頭勉強做,因比較緊張急趕工式,果效往往強差人意。事後例必後悔為何不早早動手。另一普遍例子就是患者多屬遲到大王。身旁好友知你習性成癖,只管包容。患者仍懂分輕重,就以搭火車為例。心知列車不等,於是預早出門;但早到車站也慣性胡亂蹓躂,一不留神時間飛走,最後還是用跑的衝閘登車。拖延症再次奪魁!」大家聽畢面面相覤、苦笑默認。 我笑曰:「每回皆立下宏願痛改前非,但直像強力膠黏屁股。身、心總不達共悉,心清楚要盡快動手、可身卻鉛重拖不動!最後連欲戒這惡習都一味拖延著!『拖得就拖啦』朝夕相伴!坦白說,我同是過來人,雖如毒癮般根深柢固,但只要看透其禍害,還是可戒除的。」同修拉長耳背候解策妙招。 首先,慢下來察看被你列入可拖延類的會否屬:你不喜歡的或是令你煩擾的人事物?
(二百九十二) 是否......一場誤會? 最近不時收到同修分享親子問題,直像千古難題,真的就是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」中某一難攪章節。父母愛子女之心,不容置疑。但愛內不含主宰、抓取,是無條件、無所求的愛;跟天地父母愛護所有子女般的「生而不有、為而不恃、長而不宰,功成而弗居」,難矣。但事實上,這才是「純淨的愛」!以下分享慈母的困惑,供大家參考與互勉。 慈母苦惱曰:「看女兒不太勤奮,總擔心她作業未做好;耽誤學業。倘若我真的放手不管,她越發放縱,最後一事無成……」我笑問:「不是說,交待了 “大原則、大方向”,便全由子女學懂負責自己的事嗎?若她忙於玩樂而忘了交作業,由她承擔後果,這也是她從中學習因果自負的過程。你站一旁靜觀就好,不用日夜嘮叨。你越主宰干預,她越叛逆。」類近勸勉說過N回,道理人人懂,惟臨場還是陣亡居多。她逐自首:「我是試著不理啦,但見她仍樂在其中玩呀玩,作業遲遲未關心,我就按不住修理她一頓!
(二百九十一)從一開始要找「幸福」,就是不幸...... 「朋友,你幸福嗎?」、「如何才能感到幸福?」、「怎樣才獲得真正的幸福?」當接二連三被問及以上種種時,我逐好奇回話:「你真想過得幸福嗎?」摯友異口同聲:「當然啦!哪誰不欲過得幸福快樂?日夜奮鬥不就是為了這個?還用問?」看得出好友們像被我激瘋,我笑曰:「你來問我如何幸福?我答案乃千篇一律的簡單、簡單至大家難以置信這種。但這確是我繞地球一圈回到原點上、始發現這真實不虛,但我說後你們自覺沒什麼,因實在就是如此……沒什麼!」 眾人懵懵在等、等我的金石良言。哪有?我的幸福?還是簡單不過的分散在每天每時每刻的平常日常中。「用心」、把心帶到當前每一事項上,自覺「無比幸福」,這是真確的。若你體悟當下一切全屬殊勝不能重來的一刻,當下的一舉一動,盡是劃時代的「絕無僅有」。只要聚精會神地「心流」在動,當下生命就合一地與天地宇宙一起脈動「遨遊」,一刻接一刻的美妙、心之充盈富足感 ~幸福矣! 幸福,乃心之觸動與踏實,非物質層面所能比擬;是當下的圓滿!此非做到什麼、到達哪、
(二百九十) 「虛心學習」,你我皆可如願回家! (續上文) 以上文稿刋出後收到更多同修熱議。人人同意需盡快活出意義,才沒浪費生命。與此同時,一些同修頓感挫敗;覺修行經年卻沒多大蛻變,挺無奈的。一些又直言:何故體會不到與天地脈動?看我手觸盆栽美照,光影雖美但沒啥感受呀。想想也是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足以說明真理確是「言語道斷」,因描述再到位也純屬指引與助緣;需坊眾「用心」親證、悟到才是你的!這正是「心領神會」之妙不可言。 其實,一切修行或學習,說到底無非為深入「了解自己」。知道自己有問題,才是最大的進步。但若你感挫敗,記得:這是小我來阻撓,直像站門外攔著你、令你卻步;這才削弱你決心來「撥亂反正」嘛。一句俗語「見光死」形容得更貼切。小我巴不得你持續挫敗下去,那便可誘使你往外衝;其存活空間即無限延伸呢。簡單把挫敗無奈等負面阻礙轉化成前進的動力。知道自己對真理實相未明、對「無常、無我」
(二百八十九)當好小小螺絲釘,不用「揚名立萬」的! (續上文) 記得兒時家母常掛口邊這警世話語:「人一世物一世,要嘗盡世間美食、逛盡名山大川、嘆盡榮華富貴。那麼到閻王處報到時,人家問你去過哪享過什麼福,若你什麼也答不出來,定遭人白眼、被閻王蔑視嘲笑呢!」媽媽雖像在勉勵小孩要奮發向上,但不知恁的,稚嫩的我像了知這番話有點誤導,不能盡信。亦慶幸這更暗地激勵我要確切弄清:究竟「我是誰」、「來地球村所為何事」?這當然與要否「留芳百世」亦有關。 老實說,打從七、八歲開始我便不住思索以上這核心問題。幾近認識的大人長輩也被我問瘋問煩,直至鄉親叔伯全沒敢正面回應我時,我方才明白:根本沒人清楚。至於家母這論調,相信她同被上一代甚或幾代污染而來,她照單全收;可我卻不敢苟同。就這更迫使我不斷摸索,走遍天南地北也要為自己覓得終極答案。 都說只要你真心尋找,上天自會指引。拿自己來驗證是最實際不過的。就這於極速時間內瘋玩各國城鎮、創業再享盡奢華;全為引證世俗的說法。曾為公司創佳續,堪稱史無前例。逐財源滾滾來,出入高級場所。持續把同齡人大幅度踩腳下,的確沾沾自喜一陣子。可風高浪急,永遠有追不完的物慾名利。坐高樓久了更惶恐某天被拉下,
(二百八十八) 為什麼要「留芳百世」? 某天一同修阿姨來訴苦:「夜深人靜時孤獨來襲,瞬間感到死神像跟在後頭。嘩,整個人旋即像墜深淵,一下子慌至手腳冰冷,就是完全能量耗盡這種。」奇怪,又沒重症不適、更沒情緒重創,原來光讓思緒橫飛竟可令一個人如斯「內耗」;真莫看輕「想像力」之法力無邊!心想,不對呀,早前已花了挺大篇幅分享:你我小波浪,緣盡時只是自然回歸大海般簡單。以廣義而言,大自然中沒真正的所謂生死,一切只是無盡變化與在大循環中不斷延續著。人人皆同意。哪何故阿姨忽爾變得驚恐萬分? 嗯,聊著聊著,原來阿姨擔心的是……若就此灰飛煙滅消失於無形,塵世走一趟即好像沒來過。哼,原來不是怕死,是怕沒留芳百世。到我懵啦:「為什麼要留芳百世?」答案直如小時候的某種劃一家教:這個「我」要出人頭地、要人人尊崇膜拜才叫不枉此生!哎呀,搞半天才水落石出,還沒來到人人必修課之「生死課題」。真多得她分享,近日接二連三收到類近有關「名利心」作怪應怎面對的提問。其實,能於服務過程中發現內心「
(二百八十七) 毛巾熊寶提醒大家:「 愛護地球,匹夫有責!」 「全球氣候急劇升溫」、「日本地震又來襲」、「山火不絕、天災連連……」近日四處飄來陣陣哀鳴,你我面對當前種種,各人心裡正想什麼?正為新書找資料,一張N年前「喜瑪拉雅山」大本營的可愛照片跌落。嘩,我這小笨當年竟能勇闖海拔5200米,算是一大奇蹟。而剛巧日前傳謀報導:「連終年積雪的喜瑪拉雅山,白雪皚皚的山頂已不復再。說明全球氣候危機已迫在眉睫。」乍看,心一沉。我們賴以為生的地球,真的病入膏肓呢。 是的,近日聯合國公佈:2024年是有史以來平均溫度最高的一年,已超過1.5度的底線,來到1.55度。南極巨大冰架崩塌,直接滑入太平洋,引發大量冰塊迅速瓦解,海平面逐漸上升。而剛步入2025年初不久,加州大火瞬間蔓延,一萬二千多棟房子轉眼燒掉。不少明星豪宅,一千至兩千萬美元的房子在數小時內化為廢墟……唉,用不著看段段新聞啦,瞧後園草地看去,慣常隆冬一月本應遍地白雪,如今松鼠鳥兒還樂滋滋在玩耍、人們還穿夏衣短褲;偶爾連自己也搞昏……到底寒冬曾否到來? 其實,極端氣候一年比一年嚴重,這確是全球性的災難。老天爺一直用各種方法來警告人類,
(二百四十六) 要學懂跟小孩「道歉」! 於近日共修會上,一媽媽突來訴苦:「唉,小女兒才六歲就開始叛逆,姊姊較好些;但她倆已不太聽我話。我也管教得好累,怎辦?」嗯,坊間近年多充斥親子問題,箇中或存在不少大人需反觀與正視之處。我直問:「身為人母,你是否覺小孩必須聽命於你?」她接腔:「當然啦,小孩不懂事,必須乖乖聽大人長輩話嘛。」我好奇提問:「若對調身份,早晚有雙眼睛在監察你一舉一動,你覺幸福自在嗎?」她一聽緘默。 我笑曰:「天下父母誰不愛子女,但若欠智慧、沒給予小孩歷練與成長的空間,則易弄巧成拙。小孩反叛就是在抗議:她們被你『愛』得快透不過氣啦。當小孩已掌握基本大原則,便可放手讓她們去領受生活的一切。而非日夜嘮嘮叨叨,任誰也吃不消。」她莞爾:「是的,現我一張口,她們即欲躲起來般。那應怎修補?」靈機一動,還是啟動我小宇宙助她一臂吧。 話說我在港打拼時,工餘曾作一義工服務,就是跟小朋友通信。從而得知,大部分成長中小孩最期盼的,往往是家長跟他們像摯友般,以平等開放與友善溝通方式來相處;
(二百四十五) 「唾手可得」之幸福 一夜狂歡後,換來的盡是疲憊倦怠、空虛寂寥、又或躍動的心不知如何安放……我猜大家也蠻有經驗。但奇怪,以上種種今回竟丁點沒有,倒覺內在喜悅與幸福感縈繞不退,叫人神馳。粗略盤算,我移居加國原已18載。幸結識一群寵我的熱血摯友;那麼多年「好友伴我慶生」這事皆令我感動不已。而今回翌日心底冒升熱騰騰的溫厚感,久沒消退之初體驗,實屬首趟。哼,真要「趁熱」、趁心底仍湧暖流,將之一一摘錄,以助日後稍遇風雨時能作心靈給力。 哈哈,話說小妹牛一乃弔詭地設定於每年最後一天,12月31日。自小常苦喊:「世事不公,只有我的生日要等那麼久、要等到一年最後一天啦!」傻瓜我不知喊冤多少年仍不明就裡。懂我的親們體恤我這小笨,齊來助我慶生,聊表慰藉。在港時,有疼我的同學同事與閨密;移民後有新相識的加國同胞。老天爺還真一路眷顧著。今年碰巧從年頭忙至年底,摩打手配電動腿沒閒著。而跳進十二月,更要馬不停蹄為新書殺青、趕專欄、備明年展覽、撰計劃書等。忽爾摯友們齊發聲:「又到了為壽星慶生啦,知你忙著,你大喜日就什麼也不用做,
(二百四十四) 為什麼只有「我」不快樂? 為什麼只有我不快樂?為什麼我諸多拉扯?我總恐懼失落而向外抓取不絕?常聽智者說:快樂只能出現在「此時此地此刻」,何解我就是體會不到?不住暗地哭訴:「我不明」、「我不懂」、「我學不會」……持續抓狂失控。我口口聲聲嚷說:「我想要心安!請慈悲大愛的天神給我安心,我萬二分的要安心呀,求求袮,好嗎?」多年前跌谷底深淵的我不住哀鳴、不住乞討,當哭累倦透終停下來時,心內迴盪溫柔音波:「你在我內,慌什麼?跟我同體的你本不用慌的,問題是……這個『你』,傻瓜你硬要切換成『我』……之後一大堆『想要』。於是,你便永遠擱在『我想要心安』這 5 個字內持續愚弄自己。簡單去掉『我』及『想要』,自然『心安』啦!」 嘩,當下醒悟,近距離窺視一切,果真如此。為何只有「
(二百四十三) 何謂「生活」?......有「生命」的「活法」! 多年前短居日本時,一情景烙印心田。某回到鄉下訪友,搭上尾班火車,而剛好我坐進最前一列車卡。到終站下車時,看車長檢查過車廂空無一人後,他可下班了。攜公事包的他忽地站直身子,逐緩緩真摰地向列車車身鞠躬,誠懇說:「感激你整天服務我們的乘客,辛苦了。」當場愣住的我,傻眼看向滿臉笑容的他,觸動不已,直感:「他的笑容是真的,好幸福呵」。此情此景,對我影響深遠。 近日共修時,同修們對「二元對立」、「明覺」與「活在當下」似懂非懂。那還是從家務事入手吧。大家慣常怎看待「做家務」呢?是否慣性將之歸納至「麻煩、不喜歡、不享受」之類別?及快快弄完便可打球、追劇、滑手機?大家異口同聲回:「正是」。所以呢,這便自設「二元對立」來苦自己啦。試想想:被你標籤為沉悶的工種,是否仍需天天、月月、
(二百四十二) 地球真是......圓的! (續上文) 臨近歲晚,家家戶戶皆忙為住所大掃除,那麼我們最要緊的「心靈」呢?有回來作內心的大清洗嗎?當近日發起「年終心靈大掃除」這功課後,同修們盡同意此乃相當要緊,比起家居打掃重要一萬倍。人人即盡心如實進行,而當中一實例尤其好玩。速來分享互勉之。 同學「蘭子」論及:某年赴一書院進修,同住室友有以下她形容的特徵:矮小、醜、笨拙、常打嗝、性格沉悶、做事沒效率等。好了,他人如何著實與蘭子無關,但可愛的她就是看室友不順眼。整整一年多,無論室友幹啥,蘭子都有瞧不起、討厭她的說法。故來到作「心靈大掃除」這功課時,蘭子直言:「真要如實面對與勇敢致歉。」但下一秒她直率表態:「就這事當時也請教過老師,老師教導需擁抱、包容之;但說實話,我就是不喜歡嘛……就是包不進來啦!怎辦?」 其實,能看到問題出在自身已是進步,我逐勉勵蘭子:「拿張紙摘下你覺得她不順眼之處及相對你喜歡的哪些,
(二百四十一) 心靈負債及早還! 猶記得,善終服務又或是臨終關懷,是我以往最投入的服務之一。於林林總總義工行列中,我獨愛陪伴孤獨長者走畢全程。摯友們常好奇:「何解獨挑這『冷門』且略帶傷感的苦差來幹?」我總鏗鏘曰:「不苦呀,能於他們最後孤寂歲月中,贈些暖添點笑,幸矣!」於擁擠回憶庫中,某天迴盪與張伯的最後一段,教我滿是觸動。 「真是悔不當初!老來孤身一人,怪就怪我這輩子辜負了她。如今想跟她當面說聲『對不起』已沒機會。我這生……唉!」一天張伯悲從中來地喃喃自語。看他一腳已踩棺材裡,卻仍保有炯炯目光;直是「放不下心中石頭」之況味。忽地張伯認真問:「梁姑娘,你覺得她會原諒我嗎?」我更認真回話:「人誰無過,只要你真誠真心向她懺悔;管她在哪時空,她會接收到的。」接著張伯鼓起勇氣對牢虛空啐啐唸,忽爾號啕大哭,我在旁緊握他手,看他漸如釋重負,喘著氣的他遂笑說:「揹了大半生的重石終卸下,懺悔這事真要及早做,放下方得自在。」數天後獲悉張伯於睡夢中上路了。說來奇怪,伴張伯最後光景總不時掠過心底。
(二百四十) 攀比無益 (續上文) 依我個人而言,從小被薰陶「要爭第一」,骨子裡總潛藏著好勝與攀比的心態。故當直面心靈有哪些錯誤運作方程式需作修正時,這自然是我銳意刪掉的頭號大點。幸疫情下給我與麵粉結良緣,除了能吃到自家製的麵包糕點外,每回沉醉於捏弄麵糰過程中,那種與天地合一之喜悅歡快,已勝一切。出爐物好吃與否實屬次要,倒是從麵粉中領受的大道理,讓我終身受用。誠如上回分享的「麵粉人生」:你我他「同是麵粉,不用比啦」!真的,每當習性衝來在嘀嘀咕咕欲比高比低時,心內總適時跳出這句。巧妙地拉我一把,免我又跌入「攀比 / 自卑」中輪迴,損人傷己。 可看向身旁男友,他似明非明。誠然,沒親自跟麵粉打過交道、沒機緣體證怎從一袋平白麵粉幻化出千姿百味的可口麵包來,或難感悟我這麵粉人生之喻。腦筋急轉彎,好吧,談男士們最熱衷的車子咯。我笑問:「以一輛汽車為例,你覺得輪胎、方向盤、油箱、倒後鏡、擋風玻璃……抑或小小螺絲釘,哪東西較重要?」男友認真思索後曰:「各項東西,即便一口細小螺絲釘,
(二百三十九) 同是麵粉,不用比啦! 近日從同學們回饋的「心靈淨化功課表」中,看到大家多屬「攀比」一族。對呀,這也難怪,因我們自出娘胎,耳濡目染下像要跟一切作比拼。例子腑拾皆是:孩提時比個子高比眼睛大、讀書時比成績佳、田徑球類比賽爭第一、投身社會比賺錢多、車屋手錶包包比高級。到基本生活比膩了,開始轉移去比下一代;有些快人一步跳出世俗範疇,即奔赴靈修界別,卻同在比較誰修得好一些。唉,只是換跑道,還是離不開攀比不絕這行為模式。 坦白說,目睹我過往瘋狂業績的,自然不難窺見我也是攀比能手。拐了那麼多冤枉路、長期耗掉多少能源才看清自己有多笨;故如今真要大聲喊停大家:「快醒啦,別再比了,大家同是一模一樣的一堆麵粉呢!」哎呀,一下子吐太快,害大家聽得霧裡看花。還是要慢慢解說。 好奇問問同學們:「你們愛攀比時,多是比贏抑或輸?當下感受如何?」一談及比拼,大家即鬧哄哄,大致結論是:「比贏時自然沾沾自喜,可當比輸則頓感沮喪難耐,心中隱約被揪一拳,酸溜溜挺不好受。」我接腔:「就是啦,
(二百三十八) 撿的是垃圾,淨化是心靈! 憶及五年前探望立陶宛摯友時, 她興沖沖嚷著要帶我行山。原來她是要身體力行地教曉我,行山時是可同步愛護地球母親的。故自此「行山撿垃圾」,便成了我們加國朋友圈的開心活動。今年一直在外奔波,回到加國安頓下來已是「立冬」時分。嗯,今年還未服務地球母親呢?說時遲那時快,杭州高心靈書院進村撿垃圾的視頻適時傳來。過程中不乏各同學的心得分享。 「撿起草叢中垃圾時,心疼!」、「卡在河畔邊上的塑膠瓶已腐化,感覺就是難受……說不出何滋味!」、「我們可以做的就只是這麼一點點。」聽著各人分享,不知恁地淚澘然而下。心疼,盡是心疼。養我育我的地球媽媽,天天在無條件、默默滋養我們的生命;可子女們卻任意丟垃圾給它,懶理它好不好受、任它病入膏肓也視若無睹。豆大淚珠沒能抑制的滾下來。我知道無論如何,哪怕是一點點,我還是要盡丁點綿力,於加國冷到不行前來一趟「行山撿垃圾」,以撩表對天地父母敬愛之情。 對,親朋好友大多理解,我三五七時新點子盪來,即要發動什麼。正因時間不等,冷冷的天已悄然而來,就週日行動吧。邀請通告一出,摯友們還是相當合拍地和應。心底大喊:「感謝主」
(二百三十七) 一切被「精靈~冰窗花」帶領得...剛剛好! 自九月底於香港的油畫展圓滿閉幕後,我倆即馬不停蹄趕赴日本。事緣恩師郭永進教授的「冰窗花攝影展」,終落實於「木之花生態村」旗下之「貝吉素食咖啡廳」與「蓮花地」,從10 月12日起至12月25日,同步展出逾兩個月供民眾免費欣賞。雀躍起動之初,心底盤算:要從老師近三十萬張冰窗花作品精心挑選、沖曬照片、訂框裱框、翻譯視頻、擬定宣傳海報單張、撰稿與開幕致辭等一籮筐要項;回頭看看日程,頓覺時間緊迫呢!嗯,客觀條件放跟前,我們只得盡力配合現況走著瞧,把握當前、盡心做好便是了。老實說,慌不濟事、急也沒用。到頭來還不是在歷練中,叫我見證一切被引領得「剛剛好」之漂亮。木之花創辦人"吉吉さん"之金句「相信的力量」於心底泛起;現倒帶回味,心頭依舊熱哄哄。我即管試著扼要報導之。 當男友正頭痛哪裡能沖印高品質照片時,一專業攝影人忽爾仗義奔出,提供一流方案,順利將四十逾張的冰花照片打印至優質水準。而人手方面,比我最初預算只我與男友這2 人組,
(二百三十六) 「賤賤」,教懂我的事...... 日前於上海碰上一離奇偶遇,教我莫名觸動。於上海短居數天,每清晨與男友例必到訪鄰近小店。這不折不扣上海男,始終心念上海生煎。接連三天日夜與生煎為伍,他永不言膩;但彷彿看他臉成「生煎圓」,我力勸:「暫別一下生煎,吃別的吧。」爭取成功,選了赴別處吃餛飩。原來是日轉了另類早餐,無非為以下故事作伏筆。 走著走著,忽爾腳旁出現一小狗,其開心碎步狀抓我眼球,心想:「柴犬上海遍地皆是,半跑帶跳喜孜孜的,算我生平首見。牠直像初戀可人兒、或像中了彩票小混混;好笑是,小柴一直緊挨腳旁,像逗我跟牠玩耍般。」路人或誤以為我倆正遛狗散步呢。牠最愛躍前數步再回望我,或拐圈於我身後跳出,繞著我轉來轉去,不亦樂乎。當差不多至酒店,過一馬路便要與牠拜別時,我彎腰說:「要分手啦,謝謝小柴。」說畢我便快步過馬路。可當過完馬路即聽到身後嘈雜聲響起,清晨汽車响號實屬罕有,轉身一看即呆住。只見小柴立於馬路中,不知進退;那惶惑眼神亂作一團。根本就是從沒學會過馬路的小狗。男友先開腔:「噓,怎會只牠一個?
(二百三十五) 180 度做相反......好玩之「自救術」 「要勇敢、要堅毅!只要一天能呼吸,就有機會蛻變成更好的自己;勇敢如實面對自己、做真人;於天地父母間,根本沒啥好怕的。」這確是我向來給力之座右銘。過去數天跟大家的教學分享,於課程編排時,我這「人生劇目」原則上是不包括在內的。可愛是大家營造的磁場氣氛,竟帶動我越聊越多。忽爾一位好奇發問、哪誰咨詢等等,我總覺像沒吐清,需補充再補充。那只好回到我摯愛電腦上亂敲啦…… 「爭第一」,算是兒時我率先領悟到的「求生術」。正因欠「存在感」,故自然望爭到第一來贏取被肯定、被認同。於是除了考試例必爭第一外,但凡比賽也衝著爭。短跑、田徑、籃球、游泳、越野賽……只要參加則必定要贏。你說我熱愛運動嗎?非也,實則只是貪求站於「第一」領獎台上之光環、與享受如雷貫耳之掌聲來填補心靈之匱乏。你亦了知,根本就是南轅北轍兩碼子之事,怎來填、哪能補?結果仍是空空洞洞一顆心,無處安放!這一味爭勝的習性伴我成長,至最後大家看懂了,
(二百三十四) 「世界如此多姿」油畫展......串連你與他! (續上文) 真的就是永聊不完的分享,一切如夢似幻般叫人盡感歡快愉悅。自上集2019年「生命如此多彩」油畫展,一個鏡頭切至今回2024年的「世界如此多姿」,繼往開來的讓精彩持續滾動。箇中這五年,大家共同經驗著疫情的沖擊、生活的多變與考驗,終來到站穩陣腳,可於趕忙日程中偷閒地來賞賞畫、品品茶,人生愜意之極。都說面表上,是我們老遠奔來弄這油畫展供民眾觀賞,但實則這展覽確是大家的。尤其當每回見證天南地北的你與他於特定時空,像被一條無形的線串連起來;看各人按不住的「想當年」或是越聊越雀躍,我看著已滿心欣喜。心想:借畫會友、藉畫傳情才是真意義。 以下分享幾則有趣點滴供大家細賞。首先,自2021年起,為了鼓勵各地病友天天運動,我於微信圈建了一個「快樂做運動」群組。促請病友們每回運動後笑笑打卡以支持組內成員一起動動身體好。於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友好們,自此天天打卡相見;就這一打則三年。於開幕禮當天,我不忘穿針引線:「杭州的華僑,快與廣州的阿銘相見啦!」事後華僑興奮曰:「沒想到阿銘原來那麼高!他與女友溫文爾雅,我們雖初會面,但竟像認識了很久很久;咱們就像拖拉機嘰嘰喳喳聊個沒完沒了。」聽畢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