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百九十一)從一開始要找「幸福」,就是不幸......

「朋友,你幸福嗎?」、「如何才能感到幸福?」、「怎樣才獲得真正的幸福?」當接二連三被問及以上種種時,我逐好奇回話:「你真想過得幸福嗎?」摯友異口同聲:「當然啦!哪誰不欲過得幸福快樂?日夜奮鬥不就是為了這個?還用問?」看得出好友們像被我激瘋,我笑曰:「你來問我如何幸福?我答案乃千篇一律的簡單、簡單至大家難以置信這種。但這確是我繞地球一圈回到原點上、始發現這真實不虛,但我說後你們自覺沒什麼,因實在就是如此……沒什麼!」

眾人懵懵在等、等我的金石良言。哪有?我的幸福?還是簡單不過的分散在每天每時每刻的平常日常中。「用心」、把心帶到當前每一事項上,自覺「無比幸福」,這是真確的。若你體悟當下一切全屬殊勝不能重來的一刻,當下的一舉一動,盡是劃時代的「絕無僅有」。只要聚精會神地「心流」在動,當下生命就合一地與天地宇宙一起脈動「遨遊」,一刻接一刻的美妙、心之充盈富足感 ~幸福矣!

幸福,乃心之觸動與踏實,非物質層面所能比擬;是當下的圓滿!此非做到什麼、到達哪、幹什麼才稱得上幸福,因有「目的性」在追幸福感,即代表當下此刻就被忽略掉。於虛妄分別下,你就一直錯耗當前一切、在追在衝的過程中,其實已把幸福這感覺,框在腦海中二元對立起來。故即便來到你攀上高峰這刻,以為這才堪稱幸福?這幸福只是虛妄心、自我營造的,其質感只流於空洞的頭腦思維中,跟心靈幸福,截然不同。

但我們所謂「靈長類」慣用頭腦思維,亦被世俗固有框架混淆久了,好像例必住進城堡、憧憬過上王子公主式童話生活,才合人們心目中的「幸福」樣板。又或年薪多少、名車多輛、洋房多戶才合幸福標準。故「你真想過得幸福嗎?」這句,我是問向你們的心靈,與物質世界的定義全是兩個界面。很簡單嗎,若幸福與外物掛鉤,即代表外物變更了,我們的幸福即如同股市般升降不定。而大家皆認同世事多變,但凡依賴什麼才來的幸福是否不「靠譜」,那你就甘願把自在幸福建基於外物的「岌岌可危」上,這自然就是不幸的開端。因幸福從不靠任何人事物而來,難怪世人窮一生也難感幸福。惟大家竟不覺醒:一開始自設的幸福目標就是偏離航道呢。

幸福,這感覺只是單純的「自生」。原則上,不附帶任何條件因素。光是心之所在!直白如感受著空氣進出身體、看著窗外松鼠耍樂。呷口香濃咖啡、午後小睡片刻;已夠幸已多福咯。嘩,原來忙近一周沒出家門半步,幸福的我今天忽想到附近公園蹓下自己,就一口氣奔進白雪大地,步履艱難卻心樂樂;能於雪地中疾走,心開滿花;幸 + 福從不外求,皆自生呢!哈哈,這亦非啥高深哲理,多年前於某洋服店試身室內看到一金句:「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is the source of unhappiness!」意思是:對幸福的追求就是痛苦的根源。當下會心一笑。幸福,就一直等著你、等你放下這些那些的「求」、回到當下來,當下即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