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於共修課堂中,同學們的互動與提問,創出極富意義的共震。真要借題發揮,借各人感言,歸納些要旨公諸同好。這才更能相互勉勵,且達共同提升之效。於鬧哄哄研討後,直感好東西要分享嘛。尤其是能助大家進補的心靈鷄湯,自然刻不容緩,需立馬寫寫寫。
事緣某天心血來潮,忽問一句:「同學們,存活至今,你快樂嗎?」簡信一出,答案陸續飄來。大家紛紛吐著修行路上,各自之心路歷程;逐大致的結論是「持續努力學習便是了」。奇怪,人人竟沒正面回答「快樂與否」。我們常提醒要虛心學習,全因了知修行淨化之目的,無非是從堆堆錯誤運作方程式中逆轉開來;但重點還不是要快樂活好每天?而好好發揮生命意義,也非當苦差。而是於服務過程中,體驗內心的平安喜樂,來足證存活的價值。那何解大家像一頭栽進學習後,竟漸忘了初心、忘了所為何事?
且慢,大家答不開來,會否是對快樂這定義有點模糊?再細問下,回話多屬物質層,又或略見偏頗。例如事事順遂、身體健康、修行有成便快樂;事與願遺、見到自己習氣不絕或心生慚愧便不快樂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