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三百零四) 存活至今,你快樂嗎?

最近於共修課堂中,同學們的互動與提問,創出極富意義的共震。真要借題發揮,借各人感言,歸納些要旨公諸同好。這才更能相互勉勵,且達共同提升之效。於鬧哄哄研討後,直感好東西要分享嘛。尤其是能助大家進補的心靈鷄湯,自然刻不容緩,需立馬寫寫寫。
事緣某天心血來潮,忽問一句:「同學們,存活至今,你快樂嗎?」簡信一出,答案陸續飄來。大家紛紛吐著修行路上,各自之心路歷程;逐大致的結論是「持續努力學習便是了」。奇怪,人人竟沒正面回答「快樂與否」。我們常提醒要虛心學習,全因了知修行淨化之目的,無非是從堆堆錯誤運作方程式中逆轉開來;但重點還不是要快樂活好每天?而好好發揮生命意義,也非當苦差。而是於服務過程中,體驗內心的平安喜樂,來足證存活的價值。那何解大家像一頭栽進學習後,竟漸忘了初心、忘了所為何事?
且慢,大家答不開來,會否是對快樂這定義有點模糊?再細問下,回話多屬物質層,又或略見偏頗。例如事事順遂、身體健康、修行有成便快樂;事與願遺、見到自己習氣不絕或心生慚愧便不快樂等。噢,原來如此。生活上事事如意而感快樂,當然無可厚非,人之常情。然而,於物慾世界得到滿足而快樂,你我皆體驗過這種「很快、樂了一下」之感,只擱於表皮層。無奈那衝鋒陷陣後攻頂達標之快樂,總不足以緩解夜閑人靜時之孤獨況味。故外表的短暫快樂像永難抵銷內心深處的空虛與匱乏。再者,細究下不難發現這類所謂的快樂多建基於「二元對立」判別上。例如:覺自己修得不錯,又或較他人出色而沾沾自喜地快樂,岂非跌入「己高人低」之迷陣?這暗地強化自我,剛好跟淡化自我走相反、開倒車呢!那究竟恆常而穩定之快樂在哪?嗯,於此分享一下我個人感悟……
首先,於大自然之天然循環法內,被安排好角色與使命後,我「因緣和合」而示現了。我這小波浪來自於大海,那自然具備大海「本自具足」之特質。正因本自具足,從沒啥欠缺,故不用討愛或貪執什麼。我生而為人,就只有一功用:「付出」!這付出是全然發揮生命潛能的奉獻,無所求、無我無私、無需回報這種。全因這配合天然循環法之運轉法則,整付出過程,當下體驗的盡是接通天地之喜悅與踏實快樂。亦是這源源不絕的快樂…印證本自具足。
抬頭看看天邊朗日,恆久以來,太陽每天以身作則在展現其「默默付出、沒往回收」的德行。再環顧四周,天地中各物種無不為其他而活、而付出;惟獨人類才衍生一個「自我」來作梗。當真心仿傚天地萬物來付出、沒所求的付出,這不斷付出令我快樂。這快樂不是世間吃喝玩樂式所能比擬的。而正因這恆久穩定的快樂來自內在心靈之泉、是滋養身心之本,這一切讓我堅信:「付出」才是生命存在之第一需要。於我而言,快樂真的很簡單,開心付出即可。只要你嚐過,自然深信不疑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