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」從小聽這兩詩句,只覺詩情畫意,鮮有用心細味。續後在一些歌曲中隱約看到類同的引用,竟下意式將之歸納至男孩哄女生的小情趣;唉,真夠稚拙小笨的我呢!來到近日從一大德分享中,忽爾再聽這兩佳句,才恍然大悟箇中深邃的喻意。
台灣有所謂之「五月雪」,於每年四、五月期間,便是桐花盛開的季節,俗稱「桐花季」
。環山遍野的桐樹開滿大大小小的桐花,而桐花會一直的飄落,片片桐花紛紛以漫妙姿態輕盈墜落,頃刻把整片大地染得皚皚雪白,此「五月雪」仙景堪稱與日本櫻花同等美艷。依稀記得我以往居台時也見識過桐花美,但就是從沒想過:何解桐花會不停、不停地飄落呢?
幸今回大德給我娓娓道來:「你先要了解桐樹是雌雄同株的,即是樹上有雌花亦有雄花,它們在樹上傳遞花粉,開花是為了要授粉呵。雌蕊受粉以後,下一步即結成一個個油桐果。而結果就需要更多樹木的養分,可樹上養分是不夠用的,故你猜怎辦好?」我聽得入神卻完全摸不著頭腦,接著重點來了。「雄花就會自動飄落、離開樹,
把所有的養分......留給雌花
。所以掛樹上的桐花都是雌花,而鋪落滿地的盡是雄花!人們欣賞桐花季時,只看到花之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