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心灵全球资讯网

高心灵全球资讯网

传播优质文化与智慧,利益个人、家庭、社会与生态。

(八十五) 新的一年,齊來發光吧 !

(八十五) 新的一年,齊來發光吧 !

「美不美?這畫畫得怎麼樣?」男友興沖沖攜出爐畫作,邊嚷著邊從畫室鑽出來。看一看,這不是上月到過的叢林嗎?心想:世上景物竟可瞬間被他活生生搬到畫布上,他究竟蘊含什麼本領?見他早上挑塊平白死寂的帆布進畫室,數小時後畫布上竟閃著亮麗攝人的風景;所謂「神來之筆」大概是這意思吧! 可我卻清楚面對剛愎自用的他,讚賞感言還是不便透露,以免他傲氣沖天。故我貫徹回應:「OK 啦! 還好、可以吧!」 要知道,男友以上行徑,一時三刻皆上演,因對於一個天生只管畫畫的他來說,生命除了畫畫……便是畫畫。每當在外涉獵到可觀景物,自會成為他的繪畫靈感:比如那天的冬陽正好、湖上的波光粼粼、又或是街角的一盞孤燈,皆能引發他創意無限地畫不停。雖多回被我那「冷水」般的評語淋得不是味兒,他懶理地照樣埋頭創作,我則照樣心裡敬佩,因從他作品中,我漸拜倒於其平靜的魅力之下。 好玩的是,近日當他重複以上提問時,我慣常回覆後,忽地補一句:「天生我才必有用,你那才華對世間有「加分」嗎?拿美美畫作來滿足自我虛榮心與贏取坊眾掌聲,
4 min read
(八十四) 迷時,一無所有;悟時,一無所缺 !

(八十四) 迷時,一無所有;悟時,一無所缺 !

近日與一學員的研討,著實發人深省。課題是世間的物慾追逐 vs 出塵的無欲無求。她剖析道:「不需要榮華富貴或物慾追求,回歸簡單生活,是我一直夢寐以求。然而,有時像分不清,究竟是自己真正脫變至『不需要』;還是在自欺欺人:因為得不到才換個調子來告訴自己不需要,但內心深處還是蠻渴望的呢?」 聽畢她的真情剖白,我先來鼓勵:「大概從懂事以來,你我只管力爭上游,於物質世界內不斷競賽與攀比。世間確立之榮華富貴,人人趨之若騖。故一下子要反璞歸真,談何容易?一切學習與成長皆有過程,現階段你能深入觀察到自己的內心,已很不錯!」她抿嘴否認:「我又不是說我屬蠻渴望這種,只是分不清而已!」我開解曰:「俗語云: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! 若你已進化至此,自然沒以上疑慮,一言一行盡當展現『無所求』之境界。反而是覺知到現在定位,如實面對才好辦。因只要認清方向,努力向正途邁進便終能達標。」她同意道:「是的,寧願真的醜,不要假的美! 知道有距離,才更能勉勵自己呢!」 看她能信心滿滿地繼續前進,
4 min read
(八十三) 誓以「大海」、「大地」為師

(八十三) 誓以「大海」、「大地」為師

從小在江湖闖蕩,努力奮鬥下,不知不覺把自我時刻武裝起來。當生活所需沒什欠缺時,竟瞥見內心空空如也,物慾享受再多亦難感心靈踏實飽滿;這是很久以前觀照到的自己。更糟的是:當外境稍不如意或聽到半句流言蜚語,即牽扯所有神經,緊執不放,胸口被鬱悶重壓,氣憤難平。 就這熬過一段日子,直至某天聽到大德開示:「要學習大海的『有容乃大』、大地的『厚德載物』。問題不在外頭,是自己的運作方程式存在偏頗而不自知,回來檢討、淨化心靈才是根治之法。」當下的我如醍醐灌頂,對呀, 是什麼讓自己「過不去」?不是外境他人,是自己那套「堅固耐用」的價值觀與自我公式呵! 但我曾否想過自設的標準合理嗎?正確與否又是誰來判定?不合己意就總是他人不對嗎?我漸如夢初醒,開始沿途反思修正。 可愛的是,自此常留意到不少長輩的客廳也裱著此座右銘,我自然爭相向他們請益,前輩分享道:「一滴墨水落入杯中,整杯水頓變黑色;但若墨汁進海中,大海照樣蔚藍一片,對嗎?杯與海之差別……在於肚量呢!」長了見識的我,忙不迭把「有容乃大」
3 min read
(八十二) 疫情下 進官門

(八十二) 疫情下 進官門

今年疫情席捲全球,為普天下人民帶來生活上蠻多衝擊。我這小笨還懂善用良機,不斷增值,創造了不少人生「第一次」! 第一次:為男友理髮、炮製茶餐廳碟頭飯、奮力掃樹葉、練成「一字馬」、克服童年陰影重新騎車及進警局投案! 摯友旋即傻眼追問:「活動暫停,在家弄這弄那自可理解;但進警局?沒事嗎?」我莞爾:「這回算是移民十多年,首趟赴警局呢。什麼生不入官門?還選疫情下『開齋』,超富紀念性! 」大家脖子拉長,又是我說故事的時候…… 「快、快幫我拍照,我手持駕駛執照,你對焦駕照與我呀!」男友興沖沖下指令。看他十萬火急般,我只管放下洗刷中碗筷,接過相機咔嚓照辦。他喜洋洋說:「走運啦,剛接獲通知,某集團於疫情期間撥款資助當地畫家,一次性贊助五千加元, 今回我被選中,現遞交資料即可!」看他眉飛色舞,奇怪!何故我高興不來?直覺導航的我幽幽曰:「斷不是查根問底,我只好奇『不勞而穫』……真有的嗎?
3 min read
(八十一)什麼是「無堅不摧」的使命感?

(八十一)什麼是「無堅不摧」的使命感?

移居加國多年,每逢深秋,華僑長輩常熱衷邀約去觀三文魚產卵,我總笑言:「始終不懂:到溪邊看三文魚產卵與到產房看大媽生小寶,究竟有啥不同?」長輩拿我沒轍,故這類盛會我一趟也未曾參與。好玩的是,若有恁需你領受,確實怎也逃不了。十月底趁寒冬未至,為抓住楓葉尾巴,我與男友於十月最後一天便備好行裝遠足去。環山走呀走,漸聽到低地傳來潺潺流水聲,但不時夾雜些「噗通噗通」的撞擊響。好奇心驅使下,我們循聲浪急步覓尋,最後來到一低窪溪畔。 「嘩! 好大好大條魚呵,牠們幹嗎跳得那麼兇,在鬥水嗎?」我追問男友。他送我白目:「三文魚逆流而上產卵呀,鬥水?有夠白痴呀你!」 我張大咀喊:「這是傳說中的三文魚?不是要報團才可看到的嗎?」男友好心說:「於這時節的安省大小河床,均可看到一群群三文魚洄游,牠們要回歸出生地繁殖下一代,以完成一生的使命。」生平首回近距離目睹,我蹲河畔盯魚群看得入迷。當看到兩三條幹勁十足的向上逆游時,心中湧著莫名激動,因同在感應到其堅韌的生命力。陸續再見一兩條尾隨的在徘徊進退,明顯乏力非常。我急問:「牠們怎麼了?太累嗎?
3 min read
(八十) 獨木橋 助我見識「真英雄」

(八十) 獨木橋 助我見識「真英雄」

一眨眼,自六月於多倫多社區開辦「淨心瑜伽課」,不知不覺已到十月的深秋時節。加國楓葉素負盛名,一踏入初秋,紅黃橙紫的楓樹在湛藍天幕下爭妍鬥麗,看一眼已叫人心火怒放;我們自當不會錯過這良機。於是十月第一節課便選址大自然:作户外靜坐、上瑜伽課曁賞楓環山行。 早前曾與學員分享智者一教誨:「我們生活的運作方程式可能存偏頗誤差而不自知,對事物易武斷批判。故應突破我們固有的思維模式,以純淨心靈去感知外物,試著靈活取角、把自己提升上來,自會看到不一樣的層面。」說畢道理,大家好不認同,但怎能有深刻體會?不著急,上天自有好安排。誠如今回課後一記小插曲,送我「叮」一聲悟到真諦。 當同學們伸展過筋骨後更見活躍奔放,哥姐們邁入叢中,越走越興奮。走著走著,忽爾來到一獨木橋,頓時令人卻步。於暗溝上,就這一塊狹窄木板把兩片山坡聯上,欲登彼坡,走這驚心獨木橋乃唯一之途。各人面色一沉,眉宇間盡顯一個「怕」字,但風景在後頭,豈能打退堂鼓?我只好勉勵:「學了不少平衡式子,是時候活用,專注踏穩跟前每步,定能從容走過。
3 min read
(七十九) 回味「家」的暖意

(七十九) 回味「家」的暖意

上回分享過我兒時難得的「咬床單」體驗,回想著倍覺有趣卻珍貴。尤其是小朋友的種種體悟乃異常深刻,這亦助我日後對每頓飯更懂感恩。好笑的是,於醫院嚐過爸爸那活命魚粥後,對「粥品」自此加添了一份莫名的親切感。於是,長大後每逢身體抱恙,便直奔回家去煲粥。下意式總認同只要給虛弱身軀補充大大碗熱粥,自能迅速好起來。其實說穿了,只是心靈嚮往某種道不清的滋味,大抵是……一口溫度適中的熱粥能喚起兒時「家」的溫暖吧! 心靈得以慰藉,自然不藥而癒。 好了,什麼是推己及人?就是每當看朋黨不適或心情鬱悶,我便不理好歹煲粥去。懶理對方愛不愛吃,二話不說,我那鷄粥、豬肉粥或地瓜粟米粥便立馬送到。可能於西方國家,華人想找到原始風味的粥品店,確非易事,故我這愛心粥向來也極受歡迎。或許心理使然,人人吃後也隨即大喊「病癒」了。是巧合?抑或怕…不好起來以後沒得嚐靚粥?我沒想太多,反正摯友們欣賞且得以療癒,皆大歡喜是也。 小時候爸常說:「不要以為粥易烹,須時刻攪拌與調火,完全是『
4 min read
(七十八) 感恩「咬床單」一幕

(七十八) 感恩「咬床單」一幕

你可曾留意都市人吃飯極「神速」?多邊滑手機邊「三扒兩撥」完事。而我呢,堅信食物內含各種能量,需經身體認同地接收,才能發揮極佳轉化以提供我所需熱能,故每頓飯我必凝神貫注且感恩地吃! 好友 "肥強" 揶揄:「誰不是一心多用?時興高效,惟獨你愛慢嚥細嚐,落後呀你!」老實說,每回與肥強共餐,總叫我氣結。懒理我多花心思端上絕佳菜餚,他總囫圇吞棗消滅掉。曾吼他:「剛才你把什麼拉進嘴巴?」一聽我質問,他走神雙目勉強歸位,出竅元神拚命左思右想,最終扮鬼臉回話:「就是好味的東西!」唉,世上珍品或粗茶淡飯,於這沒心肺軀殼,絕沒兩樣。 我坦言:「或許我確落伍,但每口飯彌足珍貴,應用心品嚐。喔! 新世代沒經受戰亂捱餓是難以理解的,幸兒時體弱的我卻有類近體悟。」見我準備舖陳往事,他拉長耳背恭候。「兒時記憶寥寥可數,殘留腦內的竟是幕幕住醫院情景。一回全身忽然冒出密麻麻疹子,連日高燒不退。渾沌腦袋只記得在嘈雜急症室內感四肢冰冷,下一秒即移至死寂房間,日夜昏睡,醒來時只覺餓與累。
3 min re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