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nson 梁素芬

ginson 梁素芬

愛旅行,愛笑,更愛服務眾生! 絕症下重生,更覺生命可貴,誓以推動愛心、正能量為己任。 逾十載歲月,見證再清楚不過的事實:任何頑疾絕症,無非提示,真正要治的,絕非腫瘤,而是要修正生活、改革自身;萬物唯「心」造,學懂「境隨心轉」,自然能「體隨心癒」。 *《不藥而治》、《不藥而癒 ──以快樂戰勝絕症》、《跟我一起變強!》、《走路看花》、《尋找天堂》、《轉念一笑》、《微風引路》作者
多倫多 (加拿大)
(37) 以「勇」字掛帥攀天梯

(37) 以「勇」字掛帥攀天梯

「記憶」這東西是很特別的傢伙,打從我們與世界接觸的當下,它便不斷在累積,層層疊疊地穩藏在精密腦袋內。而有趣的是,它那「個人化」特質,即便你我他共同經歷同一件事情,所給各人燒烙腦海的印記,均有著不一樣的質感與內涵。嚴格來說,記憶卻是虛無的,因任你怎神通廣大,你可掏出某年某記憶、將之拿出來放在跟前嗎? 不喔….其實一切記憶皆......不實則存在! 間中與摯友在想當年時,記憶紛沓而至,當忘形地聊呀聊,我倒驚覺自己在虛渡「當下」呢! 若從中能收穫正念或啟發也叫有所裨益,可若對方從記憶櫃中撈出來的是段段積怨,搞不好還搬演一幕苦情戲,這豈非自找苦吃? 故有時回憶確要淺嘗輒止。不過,若能恰當運用,「記憶」仍蠻有意思的。 正如以我個人為例,每當察覺到自己怯懦時,我便馬上往記憶庫中翻箱倒櫃。歷年遊走下來,於「勇」字業績中最彪炳一記,首選乃十多年前於 「雲南麗江」遊 「黎明老君山」。當時旅遊經驗極淺的我,完全屬「跟字派」。那年跟著位鐡腳哥四處亂竄,
4 min read
(三十六) 把「冰冷」靜物帶到「溫暖」世上來

(三十六) 把「冰冷」靜物帶到「溫暖」世上來

11月24日,終完成了男友多倫多個人油畫展之「油畫示範」講座。回到家,甫坐下,我倆累到不成,各依沙發,旋即沉沉睡去。身雖累透,心卻是滿滿的;因一步一步看著目標達成、聽著位位來賓的動人感言,再一次經驗「置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的真實不虛。男友自小已在作畫,畫畫是他與生俱來的天賦,但我常瞎想:他的畫能對地球村「加分」嗎?他的作品能令他人受惠、獲正面效益嗎?當我越往這方向想,天廷自會給我們好好安排。有異於過往油畫展,今趟可算別具意義! 嗯,請容我先來細說因由…… 故事發生於今年五月初,我們一摯友「青哥」即將面臨人生的重大考驗,於五月底他須進行大手術。此事我們早略知一二,然而日子臨近,再多的勉勵話語反顯得空洞乏力。青哥向來很欣賞男友的畫作,一天閒聊時他戲言:「若今回能大步跨過,日後定於繪畫領域多學習! 」一聽,我竟脫口而出:「那好,為慶祝你手術成功,給我們半年時間舖墊,到時為你開一畫展;且見你向來好學,
4 min read
(三十五) 什麼是「超越語言文字」?

(三十五) 什麼是「超越語言文字」?

世事之奇妙莫測,偶爾總會送我連番驚喜與啟悟。話說2017年籌備新書「走路看花」時,我忽爾想拍一張「沉思」照,有時心血來潮這回事,實難以道盡因由。於是男友拿準鏡頭,咔嚓兩三下動作便完工。但他看後篤定說:「用畫的更有意思!」當我以為只能用文字宣說內心所想時,世上原來有些人善於以其他途徑作另類表達,惟我未能徹底理解而已。拍過這照後,我旋即埋頭寫作而男友則全程投入畫畫的世界。每當他對一景一物忽有所感時,便渾然忘我地鑽進創作之領域,像浮游至另一宇宙中,獨享繪畫的純美靜謐。猶記得第一眼看到他那油畫呈現出這沉思的自己時,心中不禁驚訝:絕對是用畫的更有意思! 世上的活物竟可搬到畫布上,且更內含獨特深度,直叫我對男友肅然起敬! 就這樣此畫便置於新書內頁,面世後亦收到不少好評。 而於同年十月,多倫多一享負盛名的私人會所舉辦兩年一度的畫作比賽,男友則挑了這畫參展。這評審團素來屬「高標準」,男友兩年前報名連入圍也沾不上邊,故今回他只以平常心試試看。此次省展比賽有近四百幅作品競逐,首輪甄選只挑三十八幅入圍;結果、結果……這幅沉思的我竟奪得全場金獎! 當男友獲悉時,瞬間呆成石膏像,說話結結巴巴,蠻可愛呢。接續我
3 min read
(三十四) 最美的日出、日落在哪?

(三十四) 最美的日出、日落在哪?

很久以前,摯友問:「於你遊歷中哪兒的日出日落最吸引? 」「嗯!這個嘛….」一下子我倒答不出來。但自此我便留意起日昇日降這課題,多年下來,被撿進記憶庫中的日出日落美景也真不少。坦白說,我這率性慣的懶人,要我例行於天朦光爬出被窩找日出來看,有時惟嘆「有心無力」呢! 睡魔多能穩操勝算地擊敗我,故賞日落的總佔多數。那不如先倒帶看看令我再三回味的日落熱點…. 思緒降落到十九年前闖歐洲的數個地標:巴黎聖心大教堂、佛羅倫斯山上、尼斯海灣、馬賽聖母院前。不曉得是否要配合歐人緩慢優雅的步調,太陽伯伯連歸家也拖慢腳步;天際逐格幻變昏黃,世界原來可如斯的「慢」下來,那我一直在「急」什麼? 每每看著夕陽不捨地沉入地/水平線時,我總覺熱血澎湃,心馳神往。後赴埃及開羅的尼羅河上、於古巴夏灣那海濱、麗江古城、柬埔寨巴戎石窟、斯里蘭卡與尼泊爾的寺廟等,因各富濃厚歷史背景與獨特文化,當地給我邂逅到的夕陽又是各具風味。而近年於希臘愛琴海、克羅地亞古堡與薩拉熱窩橋頭欣賞到的日落景緻,同樣叫我心緒無限悸動。 鏡頭切至日出那邊廂,印象較深的有:杜拜沙漠的邊上、神秘女兒國蘆沽湖、
3 min read
(三十三) 「時間」並不存在

(三十三) 「時間」並不存在

吃早餐時看著後園松鼠們在追逐玩耍已成了我的每天之最,他們奔來跑去像永遠的快樂無憂。下雨天、刮風天亦無損他們興致,仍愛在籬笆上亂竄疾馳。他們像約定於每早前來為我的早餐助慶般,就這我便每朝期待著隨早點附設的「松鼠娛樂節目」。來到十一月初,加國進入冬令時間,全國人民於某天起便一同把時計撥慢一句鐘,以彌補「太陽早收工」而令大家「日照不夠用」這缺陷。 坦白說,來了加國多年,我仍經常攪不清是加還是減,總把時間弄得一塌糊塗,但自此我對「時間」這回事卻起了莫大興趣與疑問。說回我的松鼠好友,在冬令時間開始後,我發覺牠們不再來為我表演了。失望的我瞎想下得出此結論:「可能牠們忘了調校時計,懵懂松鼠全沒留意市道呢!」當某天我向一大德笑談這重大發現時,他鄭重說:「你的松鼠好友不是不懂撥慢鐘,更正確的是: 大自然之內,根本沒時間這回事 !」看我吃力消化這話,他補充曰:「穹蒼宇宙、山河大地以及萬物皆順應自然作規律的運轉,從來沒落入『時間』這框架內。去年九月已遍地楓葉紅,可今年則至十月底楓葉才變丁點顏色,難道全國楓樹也聯手決意不跟人類的時間表來變身嗎?」 我開始悟到什麼,興奮回話:「沒錯,於我歷年觀察中,發現只有
4 min read
(三十二) 「智慧」網名

(三十二) 「智慧」網名

隨著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,方眾大概無不認同:工可以一天不返、飯可一天不吃、但手機卻是「一天也不能少」! 驟眼看從三歲小孩至耄耋長者,人人皆忙於把手機刷得不亦樂乎,與時並進的你我他,口袋裡可以沒錢包,但手機絕不能缺,尤其現今買東西吃飯喫茶等,均可把手機輕鬆拉拉便了事,難怪大人小孩如今的生活已不能與之分割。可於另一邊廂,漸漸亦有不少人擔心大家會否過份沉迷? 常言道: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;手機原只屬一工具,看官如何善用之便是了。 近日忽爾給我留意到,當你一加入某一熱門的App. ,如「微信Wechat」、「連我Line」時,便需自選一個有代表性的稱號或「網名」,小妹只懂老實且笨笨地全名出,如報讀學校般嚴謹地一字不漏地填上。但漸漸發覺到很多朋友為此網名確花了點心思,正如一群同修中有幾位的雅號確是相當不俗。如大師姐叫「默默」,光看這稱謂像沒什麼;但若你曾見識到她待人接物的真誠與無華,準與我有共鳴:她是從裡到外的貫徹著這「默默」的處事態度,永遠靜靜地、專注地默默在做,從不抱怨或多言,任何難題或何等困局來到她處,她總能積極樂觀地接受一切境況,並安然地處理,「默默」苦幹的她早已成了我心中的學習對象。
4 min read
(三十一)吃飯前,你感恩了嗎?

(三十一)吃飯前,你感恩了嗎?

正所謂「民以食為先」,大家日夜營營役役,無非「為兩餐」,難怪從小到大,公仔箱內總不乏提供形形式式的飲食節目。在各人心目中,「食」這回事應佔著極其重要的地位。而我雖不算是嘴饞之徒,但愛鑽研下廚的我,自然對各地美食皆極為注意。當看到哪食府弄出別緻美食或哪種食材原來可怎烹調,均能引起我無窮興趣,誓要發掘其菜譜回家照板煮碗。世界時刻在進步,到處「偷師」並學習他人具創意的下廚心德,也滿是樂趣呢! 但漸漸給我留意到,很多時三五知己一起用餐,較多情況是劈里啪啦說不停,到款款佳餚上桌時,死黨們仍樂不可支地在高談闊論,任再美味的餸菜端過來,大家還沒多瞥兩眼便拉入肚;每逢目睹美食就此沒被欣賞便斷送時,我皆為之不值! 且素來我是很敬重每位廚神大哥的,他們是何等苦心思量才弄出各款別出心裁的菜餚,故眼看我那些食客朋友,完全囫圇吞棗地將美食幹掉,無不感惋惜慨嘆。 坦白說,很多好友愛找我聚餐與聊天,我當然樂意奉陪,而每當美食送過來時,我則鄭重建議:「不如我們暫停對話一會兒,我很想認真體會這道美食。」開初時好友均感錯愕,有些甚至質疑:「不用吧,邊吃邊聊就好了,何需像齋堂般禁語式靜默用膳?」我倒大笑:「就是啦!
3 min read
(三十) 最微不足道的動作

(三十) 最微不足道的動作

多年下來,每當有所觸動,便快速狂敲電腦鍵盤,只要看到雜亂思潮能演變成富啟發性的文稿,當下我便心安了。本來什麼也不是的自己,從赤裸裸墮地便開展莫測的人生,更於偶然際遇下碰巧開始寫東西,就這一發不可收拾地持續在紀錄「生命」! 於人生征途上,擁著進進出出的可人兒,位位皆按劇情適時地「進場」與「離埸」。可愛的是步出我生命的親們,總巧妙地以不同形式長駐我心,好叫我脆弱時,仍能感應到他們曾溫暖著我......即便是最微不足道的一個動作。 今回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位於台灣山上結緣的朋友,那年當禪修營結束,師父特意介紹兩姊妹給我,並叮嚀曰:「姊得重病,看你可怎回饋她。」交談後得悉姊的癌腫瘤已擴散至西醫說「沒得救」階段。她們上山原是咨詢師父該如何準備死亡。一聽略感難過,可我這過來人一直堅信  "有願便有力" ,故我還是奮力說:「只要有一絲希望,就別放棄! 」接續我便帶她倆前赴台北原始點基金會,而來到處理她時,眾志工無不呆在當場。 姊的實況大致是:上半身佈滿密麻麻腫瘤,有的像土鷄蛋大、有的如一串串葡萄,均異常紅腫。傷口一年多也未能癒合,每天洗傷口便如行刑般不斷溢血。西醫已放棄,姊整年下來只得以嗎啡止痛。看
4 min read
(二十九) 學會低頭

(二十九) 學會低頭

記得當年一印度瑜伽大師曾語重心長曰:「蘊涵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印度瑜伽體系,其學問與哲理博大精深,無論是靜態打坐或是動態式子,均能讓你身心與天地合一。當你們重返鬧市打拼時,請藉著每回的瑜伽練習把自己與天地銜接,你的靈魂才得以滋潤、智慧才能與日俱增。」老師此諄諄教誨自十年前已一直烙印腦際,那回是我首次到印度參加為期一個月的高級瑜伽導師訓練課程,回頭一看,當年所學原來早於心中埋下善美種子,待因緣時節方來開枝萌芽。 說來可愛,我這學什麼也只有三分鐘熱度的貪玩鬼,竟從小對瑜伽莫名地尊崇著,自十多年前一頭栽進去後便沒有一刻離開過。縱然以往東奔西跑日夜埋首工作,仍不忙持續練習,大抵是引證了老師所言:越是身心疲憊,越能從靜心修習瑜伽後迅速充電,皆因要修補靈魂,相信沒什麼比從天地中汲取靈氣更快見效。 漸漸地到了近年的四出遊走,我更心生一念,就是飽覽過當地名勝後,便找處特別景點來一下「攀足式」,等同於大家的「到此一遊自拍」般為自己與當地來個另類紀念。忘了哪年起自日本沖繩、台灣淡水、德國法蘭克福、布拉格、布達佩斯、薩拉熱窩、至近年的克羅地亞、里斯本、馬德里等,也同樣於遊逛中來一記攀足式。可間中於顛簸旅途
3 min read
(二十八) 心強 能勝一切

(二十八) 心強 能勝一切

上回跟大家分享過我本屬「船頭驚鬼船尾怕賊」類之膽小鬼,幸經老師開導後,漸覺悟開來。學懂沿途提高警覺,以防恐懼來襲。於旅途中往往有不少實踐試驗場,而記憶猶新的該數那趟北印達蘭莎拉之旅,因每天我得一人獨自徒步約二十分鐘,從偏遠客棧走至市中心。坦白說,於寬鬆時間許可下,我愛一人漫步於異地,或是穿梭往來於小鎮的鄉間路,如此更能感受當地的種種。故當每清早從客棧愜意出發,藉一迂迴車路走至鬧市時,我倒是蠻享受的。白天於驕陽夾道歡迎下踩著輕快步履進城,不知多逍灑自在,此亦成了我每天最期待的一環。 可走了出去,晚上自然需走回客棧,但得我一人走在幽暗寂靜的車路,會否有點什麼? 沒錯,於首晚我回程時,那久候的「恐懼感」便來趁機突襲。先是感覺那忽爾驟來之晚風倍添寒意,且吹得樹梢啞啞作嚮,於忽明忽暗路燈下更覺淒厲;樹林中還不時傳來虫嗚或夜貓亂哄一番,直令心慌膽顫;間中一兩條野狗於身旁擦過,彷彿牠們也怯於走在死寂路上。怎說也算野外嗎,會否跳出狐狸、野狼或山豬?…..明顯我已心裡發毛! 不得了! 眼見恐懼漸露頭角,不能大開中門迎其入內呵,須立令猛力關門! 猶記得當時我確於心中大聲喊著:「恐懼小鬼快閃! 此路乃是
3 min read
(二十七) 恐懼,誰給的?

(二十七) 恐懼,誰給的?

恐懼,也許或多或少於不同的人生段落,皆暗自出沒於心底,甚或積存於心深處,偶爾於你一不留神之際,便肆虐亂竄。很多朋友看我一直像膽大包天的「勇字派」,鮮能想像我自小乃「行前怕後」的膽小鬼。雖對童年沒什印象,可「害怕」的陰影常歷歷在目。猶記得當我小時候明白什麼叫火警後,竟獨自惶恐著,那恐懼感直像滴在湖中的墨汁迅速漫延,但卻不敢與長輩傾訴,最終還暗自演習如何「走火警」:包括怎極速打包心愛玩具、選哪逃生路線、若與家人失散該投靠哪死黨等等,此由恐懼誘發而來的獨腳戲竟可盤踞腦海良久,更不時於夜闌人靜時,暗地在搬演,這無聊但卻惹笑得很的兒時慌張妄想症,恐怕拆騰自己近整個小學階段呢! 大概此腦內排練真夠磨人,一天找來班主任求救,她聽畢我詳細描述那「火警逃生術」後,難掩笑意,但也盡力開導:「當然你年紀小小已懂這考慮,確不錯;但要知道,絕大多的恐懼是自造的,實際發生的機率可不大;恐懼只是想像,而非真實,更不值得讓此奪走你快樂輕鬆的日子呵!」老師的教誨給我莫大警醒,我開始學會多加觀察,的確至今為止,火警確從沒找上門來,到頭來才醒悟那牢牢熊抱著的恐懼果真是我憑空想像的。 可這經驗卻相當珍貴,
3 min read
(二十六) 巧遇北印校長

(二十六) 巧遇北印校長

旅遊的另類真樂趣,大抵是那些從天而降的特別禮遇,永遠叫人喜出望外。日記內一翻,又一可愛經歷:那年於北印,一趟問路、一念「西藏酥油茶」,結果巧妙地走進一藏民校長家作客,這次的奇遇竟是從搭錯巴士開始。 我大致可預估,姑勿論已遊過印度多少回,但對於我這超級路盲與懵字派,任再遊上一百趟,搭錯車仍是等閒事。那年要到達蘭莎拉,全因我太惦記西藏的種種,七彩經幡旗、藏香寺廟、酥油茶等,永遠令人嚮往。可體弱的我,西藏回不了,只好到類似的藏地回味一番。而這趟我選的巴士是對的,可惜卻沒留意日子,總之又是撞了板。幸上天適時地派來一位見義勇為,搖著餸籃的太太:「小姐,搭錯車嗎? 這小村的巴士是要看日子才搭對的。」光是她仁慈體恤的笑容已暖著我的心,我隱約看到她額上刻著「救星」二字,結果當然是她領著我去找對的巴士搭。 於找巴士途中,我好奇:「阿姨,何解你英語那麼了得? 我在北印鮮聽到那麼靈光的英語。」她謙遜道:「哪了得? 幸家父重視教育,一定要子女唸書。」「但阿姨只買菜弄飯,這流利英語,不教書挺浪費呢!
3 min read
(二十五) 與「甘地」有約

(二十五) 與「甘地」有約

印度國父- 聖雄甘地,不用我多說大家也清楚他是以一生,以個人之力抗拒專制、倡導「非暴力」主義,並成功帶領人民走向獨立之英雄。小妹遊印度其中一心頭好,便是到各地拜訪其博物館與故居,只想躍進時空迴廊,感受一下這位偉人的點點滴滴。於我個人而言,最為感動的莫過於他那一體大同的觀念,他一生致力尋求真理、尊重各宗教宗派;且貫徹並身體力行地以愛及和平教育人民,強調非以暴力達到一己之目的。光是這些特質,久已吸引著我,令我不惜千里迢迢要來個實地考察。 當走訪過幾所甘地博物館後,來到他於新德里的故居,本以為亦是類同的紡紗機或他的名言錄,豈料此回收穫的卻是另類驚喜。此所如他那樣平凡樸實的住所,甫入內已能感受到獨有的恬靜與祥和。當置身於其寢室、會議室,看著他的物件及各起居擺設時,彷彿仍能感受到當時的氛圍。 逛著逛著,逐來到一個介紹他生平事跡的展館,當我專注地看著他遇襲經過的圖文解說時,一導覽員殷切地上前詳述,她說得像當時身歷其境般:「於1948年1 月30日,他離開這個房子去參加一個祈禱會,他從來也不遲到的,但這回與部屬談論政事耽誤了,他遲了約五分鐘出門,故匆匆趕路,剛抵步便有人上前問好,誰知那便是要暗殺
3 min read
(二十四) 一切何用太執著

(二十四) 一切何用太執著

自從上幾回一不小心拉開「印度遊」這抽屜後,腦內不斷湧現多年來遊印度之種種見聞。回頭細數,小妹首次踏足這片地,乃2006年,而這十年內,已走訪過不下好幾回。坦白說,遊印度既勞累且艱辛,每次離去時總斷言以後再不赴這鬼地方! 可恨沒多久還是「心思思」,任誰幾句慫恿話,還是興沖沖地結伴直奔回去。直如旅遊宣傳標語:「印度,一個『不可思議』的國家」, 若非親身領受,實難以想像其吸引力之深遠莫測。 於苦思狂想下,我大抵想到些眉目:「亂」乃印度特色,交通永遠混亂;若委託印人辦事,應有心理準備,什麼速效、高標準需大為下調;但從任何的亂當中,同時亦窺見其亂中有序、從容不迫的睿智。任你再緊張、再情勢危急,每到三點三下午茶時段,所有忙碌人兒,均會放下手頭要務,輕鬆地呷口印度奶茶、嚼些甜點、鬆鬆筋。短短十數分鐘便夠大家好好充電,接續又重回崗位繼續幹活。看到這情景總叫我莫名感動。我們堪稱精靈一派,只懂每天拼命衝,心靈繃緊需暫停喘息,我們卻常忽略掉,
3 min read
(二十三) 橫衝直撞遇大佬

(二十三) 橫衝直撞遇大佬

印度婚宴有多盛大豪華,莫非見識過也難以想像。來到婚宴當日,先由多部馬車開路,緊隨著的樂隊轟天奏樂,帶動著數百來賓於街上鼓掌跳舞,浩浩蕩蕩朝婚禮會場邁進。於人潮中只我倆華人面孔,難怪吸引著大人小孩爭相與我們拍照跳舞,很快我倆便融入如一家人般。我更有幸與新郎共舞,藉此傳遞我真摰祝福,估不到短短路程要花近兩小時才能「跳」進會場。 場內又是另一新奇觀感,祭司審慎地進行著一連串有趣儀式:如父母為新人浴足、以一條金銖繩繫上大白布牽著二人在轉動、新娘拿著椰子,新郎餵她吃莫名的東西等等;接著再經過冗長誦經,新郎才接過新娘,雙方親友逐按流程拍大合照。過了大半天的賓噓熱鬧,各來賓再被引領到大禮堂盡享傳統印度佳餚。我倆逐領著美食於樹蔭下進餐,看著遍地雍容華貴的賓客在晃動,我不禁暗笑:「真多得誤打誤撞住進此鬼客棧,否則怎能遇上有緣人牽引出驚喜連連!」友人總感悟一句:「果真世事無絕對......」 續後印男關心起我們的行程安排,明顯我這回住錯客棧確實叫人憂慮,他老實說:「每地方均有小混混打旅客主意,安全起見,我派司機帶你們觀光吧,免你們又不知晃到哪叫我擔心!」我受寵若驚:「真的嗎?」「我在江湖打滾多年,託賴
4 min read
(二十二) 「陰錯陽差」的漂亮

(二十二) 「陰錯陽差」的漂亮

能與印度大佬結緣,全拜一記「擺烏龍」的住錯客棧所賜。那年跑印度,主要是到神山閉關及接續個多月的印度自由行。出發前我已於網上訂好旅館,打算閉關完一下山,便能不費周章有安身之所。可世事往往出人意表,我預訂A店,可司機卻胡里胡塗把我們送到同一集團的B店,而最弔詭的是我與友人竟毫不察覺。結果有幸給我初嚐「施工中」的房間 ! (這是我癱睡一夜,翌日才恍然大悟的!) 當窗外刺眼陽光探頭進來,友人發愁喃喃道:「這房間好像有點不對勁,你看天花牆角盡是新鮮水泥、床頭櫃的燈箱電線外露、吊扇搖搖欲墜…」她邊說邊開窗,怎料手一動,半邊窗簾布隨即滑落,她登時驚叫:「這是什麼鬼客棧?!」我馬上加入勘察行列:浴室更令人嘩然,幾近每個水龍頭均可環迴旋轉,花洒卻不受控地四面澆水。歸納的結論是「這房間該未營業吧!」友人怒上心頭,馬上更衣跑赴前台與經理對質,我尾隨著;關門時方才看到房號還未被釘上。我倒心底暗笑:自詡縱橫江湖那麼多年,今回著實好玩,老貓燒鬚呢! 經友人唇槍舌劍大半天,經理才勉強承認我們該入住相隔兩巷的另一分店,但亦告爆滿,唯一可補償的便是跟我們換房。最終能安頓於一間有房號的客房,不用親近新鮮水泥,我已滿足
3 min read
(二十一) 我的 「印度大佬」

(二十一) 我的 「印度大佬」

這麼多年朋友們常質疑我為何總愛四出遊走? 「旅遊,叫我看到生命......無限!」於既定旅程中,永遠有突如其來的變化;無常乍現,但只要當下轉念,一切還是有著無限可能。界線屏障摒棄些、心態調好些、胸襟肚量再寬些;所有考驗無非助我不斷脫變與成長。 遊逛中,時刻感到體內細胞在更新、在滋長,每天精神飽滿走到街上,撿拾段段趣事,結交天下豪傑,一顆心時刻雀躍滾動著,於是旅遊漸成了我的 -「活命之泉」。 而途中結識的摯友,往往更刻骨銘心。正如今回之分享 – 我的印度大佬 。多年前遊印時一見如故,自此我倆如兄妹般緊繫著。某年回港,他便出差到香港轉機,全為與我小聚片刻,蠻有意思吧! 這印兄,乃虔誠印度教徒,白手興家打造一風靡全印的牛仔褲品牌。可簡樸的他,怎看也不像什麼大商家;任你到尖沙咀繞一圈,盡可撈獲數十名類同版本。但言談間,卻見其睿智與慈悲。故我篤定上天之巧妙安排,只因要我從這哥兒身上學懂更多。 猶記得那年聚首時他興沖沖分享:「妹,你猜哥去年生意賺多少? 」我壽頭壽腦般答不來,他逐開估:「一千萬港元!
3 min read
(二十) 今天的我......好嗎?

(二十) 今天的我......好嗎?

當年一記被絕症嚇唬,在高速公路上正奮力馳騁的我,忽爾來個急轉彎,頃刻間我的走向、以至人生迫著要改頭換面。事後不少親們,看我四出旅行,竟越遊越精神抖擻,比起上班時病奄奄的模樣,還要好出多倍。結果,他們開始歸納:「有頑疾?不怕! 去旅遊,玩得開心便能消百病!」  接續,當看過我刊登的「不抗妙法」後,便大聲廣播:「連這世紀絕症、剩半年的,也能逾期活那麼久,原來『不理會』才是最高策略。」 每每側聞這類說法,盡叫我哭笑不得。當我企圖作深入解說,他們卻慣性的從一端奔至另一端:「那麼……即是說,要對抗、要處理之?不應周遊列國尋開心?」「我的意思亦不盡是這樣!」可能真是咀笨詞窮,任我怎剖白,他們更倍感迷茫,最終木訥的我只好承認:無論我怎說也「不對」! 誠然,時間永遠能助說明一切,隨日子流逝,在旁的親們漸漸看到一個「努力生活」的我,大家開始相信…
5 min read
(十九) 留笑聲於人間

(十九) 留笑聲於人間

時移世異,偶爾與知己細味前塵,才驟覺自己真的成長了不少。好友眼中的我曾是多麼的難以馴化。可時至今天,那刁蠻高傲、不可一世的陣式已不復再;無他的,厚厚的生活歷練自然是最佳酵素。過往於職場上,總愛板起臭臉,盛氣凌人,迫得下屬苦不堪言。忽然來個中途停賽,才給自己改過自新的機會。好友直言我最大的脫變便是終日…「笑口常開」。 猶記得一老外好友訪港時曾好奇發問:「你們香港人為何不愛笑?」這刻我才多加注意並四出堪察。噢! 當真,無論走到哪,迎面衝來的人群,不是愁眉深鎖便是滿面戾氣,或是目光呆滯,像上緊發條的機械人,眼內找不到半點光彩。這無奈的發現,反映著都市人已被經年累月的生活壓力磨蝕至體無完膚,張張冷漠如石的面孔上,再難找到輕鬆自若的笑容。我不禁驚訝人人努力為生活鑽營,不是為了快樂開心的嗎? 連簡單一笑也擠不出來,那麼活著為舍呢?? 或許當你跌進死板生活的黑洞久了,確易本末倒置,忘了每天為生活拚搏之目的。唉! 當年的我, 何嘗不是表表者呢? 幸當我面臨時日無多此威嚇時,一大德的諄諄教誨如當頭棒喝:「於剩下的日子,盡量不要留貪瞋痴於人間,要留便留......慈悲、善行、笑聲給這世界吧!
3 min read
(十八) 多得加國楓葉

(十八) 多得加國楓葉

上回論及當我們發脾氣或抱怨時,第一個受害者原來是自己,且這散播毒煙之舉動,污染著整個虛空,令無辜方眾白白遭殃。一切無不從自身做起,對自己的起心動念作好好把關,便成了我每天的功課。但你有否想過:何故我們動輒便與別人起衝突? 二話不合便霹靂啪啦吵個沒完沒了? 這大底歸咎於:原來你我皆要捍衛自己的一套既定標準與自設原則,但可惜大家均按「自我立場」出發,故衡量事物的基準,你我各異;試想想人人皆要「你來配合我」、「你得聽我的」,稍遇阻力落差,便各執己見,一個勢不讓步便容易發展成見諍不斷。故當彼此也暗自奉行「順我則是,逆我則非」此無形守則時,蘊釀成衝突爭拗實在所難免。 不是說小妹於吵架爭拗方面經驗甚豐嗎?! 但自從經前輩提點,我便善用每回衝突落實驗證。當與友人僵持不下且察覺到胸膛堵住一口烏氣時,我逐嘗試跳到對方立場上,轉過頭來看看我力爭的據點,方才發現真的是「觀點與角度」的問題。因此,當我靜心作客觀分析,從對方立場考量及作全面檢視時,才驚覺很多盲點,乃自己偏面取角時所忽略的;再加上習性地愛駕馭、操控他人,故自然擦出不少火花。 回想著我能提前遠離爭拗場面,真要多得加國的楓葉。何解? 每年十月的
3 min read
(十七) 不要亂噴毒煙

(十七) 不要亂噴毒煙

不難發現,近年周遭各地的戾氣確有飊升趨勢,當你勸慰好友們不妨放輕鬆,盡量開懷點,卻往往傳來陣陣悲鳴:「唉! 於現今都市壓力煲內,能不發脾氣,少點嗟怨,於勞累中苟且偷生已算不錯了,還豈敢奢望什麼愜意生活?」嘩! 聽得我渾身寒颼颼,一顆心若長期跌盪於憤怒、沮喪、壓抑等負面情緒中,試問心靈堆滿垃圾,身體不來反抗生病才怪。 誠如年前我短暫回港,同一天內則見識到兩宗吵架實錄。一早上我到銀行換外幣,鄰窗客戶因丁點誤會,則破口大罵近二十分鐘,小職員滿臉無辜地邊賠罪邊苦幹,我驟看到整樓層像被一團黑煙籠罩著,而每人也臉帶死色般同在攤分此毒氣。稍後,鏡頭切至一照相館,長長人龍在店外排隊,我同在靜候。忽爾一顧客懷疑另一人插隊,逐唇槍舌劍,瞬間二人青筋暴綻,面目猙獰地對罵,嚇得在場人士面面相覷;我再次感到被濃濃黑煙所圍困。綜觀兩事例皆屬芝麻小事,可當事人卻在猛力廝殺,心想......值得嗎? 實不相瞞,我可算過來人,年少時的我,號稱「鐵咀銅牙」呢! 一張利咀獨愛吵至對方暈頭轉向。但久而久之,更覺難以駕馭自己那顆暴躁的心,血管內似乎流著烈酒,
3 min read
(十六) 不抗妙法

(十六) 不抗妙法

當走過一段或經歷一些事後,回頭細嚼,往往不難發現,很多事情只是一則發生於你身上的個案而已,是由錯綜複雜的因緣滙聚而成,事件本身實沒「好、壞」之分,全視乎當事人怎去詮釋解拆,這純屬個人的觀點立場與選擇。正如我之罹病,十年前任你找誰來問,無不搖頭輕嘆,總覺蒼天愛造物弄人,但我始終頷首心領,還真多得其不少呢!這絕非賭氣話,而是真的感恩箇中一切。 多年下來,我不斷觀察與反思:為何生活上總像堆滿那麼多的煩惱與痛苦? 既然大家皆知悉生、老、病、死乃人生的必然進程,那知道了應好辦,就好該一切於「意料之內」而沒什麼好憂悲苦惱的,但何故人人面上盡是苦澀無奈的表情?? 幸從自己與周遭朋友的經驗分享中,我逐漸體會到一精要所在:但凡當下我覺得痛苦或難過,全因內心有著很多「抗拒」的心態,對現實有很多的「不想要」、有很多「不接納」的抗衡,於是一直跟境界拉扯,用盡氣力與之對抗,是這樣的「背道而馳」才叫人身心疲憊,且苦上加苦。 嗯,有一案例可借鏡,
4 min read
(十五) 從「無常」來到「苦」

(十五) 從「無常」來到「苦」

一天安坐於圖書館二樓的落地玻璃窗旁,專心一置地「發呆」,這一直是我嚮往的私人獨處時空,因可暫時拋卻所有世俗事務,把心帶回寂靜閒恬的當下。每每放眼眺望無邊無際的虛空,頓感「回家」般溫暖! 而那天莫名其妙的風雲色變,像是前來敲醒我,倒更像借我手傳遞些要旨似的! 那天看著窗外,於半小時內,時而飄雪,時而放晴;當看到驕陽從濃厚雲霧探頭而出,高興終能一掃灰沉頹勢時,轉瞬間忽爾黑雲蓋頂,隔著厚重玻璃窗也能聽到天際轟隆作響,密集式的幾陣暴雨一瀉而下。下著下著,忽覺拍打著玻璃的勁道有增無減,原來雨點不夠聲勢,來個冰雹才叫震撼。六月還有著冰雹這壯觀場面,真的一反常態,但天宮嘛,誰敢質疑?可沒多久艷陽竟於飄雪襯托下再隅歸來。此刻我心頭頓覺寬慰,一切盡展天地頃刻萬變這真諦,而當中我們究竟可執著什麼、抓緊什麼?? 道理我懂呀,可要實踐開來,還需多番磨練,就近日經受的考驗:一友人忽爾往生、癌患摯友情況反覆、多處時局不穩、民亂四起、天災頻頻……接連的種種,令人像被沉重氛圍團團堵住。幸來到我心愛窗前,「風雲變色」衝來為我補課:「無常」
3 min read
(十四) 木棉的智慧

(十四) 木棉的智慧

最近與一好友聚首,她是我以往職場上的拍檔,剛巧近日跳槽至新公司,我當然忙不迭祝賀她。但見她一臉倦容,愁眉不展,言談間盡露不適應新人事與種種壓力。這不難理解,位高權重,且新環境新挑戰無不一一在考驗,我只好積極鼓勵她。她忽爾起疑:「認識你多年,老實說,你真的適應加國嗎?? 我不少移民朋友,不消數年便哭著回航,你當真鍾愛目前的生活?? 你何時要再戰江湖,我定力撐你呀!」看她一臉關注,確感激好友那仗義之情。 嘩!莫非她提問,我幾近忘了來多倫多已逾十載,果真時光飛逝。坦白說,當年一下子要移民,只因香港物價超高,我已非上班戰鬥族群,光在原地消費怕撐不住多久,且想換一新環境,休養生息;加上男友乃加國公民,這一切堆疊起來,便順理成章移民去。至於適應與否?? 哈哈……我常開玩笑解說:幸我屬「水」,故倒進任何器皿皆能順應之! 這亦是我時刻勉勵自己的箴言。 面對陌生環境,開初自然格格不入,像要獨個兒鑽進他人家似的,總覺老外狐疑眼神在質問:「異族跑來我國幹什? 」簡單如買雜貨、掉垃圾、
4 min read
(十三) 成功是什麼?

(十三) 成功是什麼?

上回跟大家分享過我這選「加」棄「減」的心念程式,於我而言,的確無往而不利。簡單一算,我大概多賺了四千多天呢,想想已不禁竊竊自喜。亦正因我決意走這加法攻略,誠如口袋空空的窮小子,對賺回來的每一分文必特別愛惜,將每一天拱於手心細意呵護;相對於一些滿以為有無限光陰可揮霍的富家子,莫說一天一季甚或一生,則讓之任意流走而不以為然。故當你採取哪個陣式出發,沿途感受與收穫將大相逕庭。 坦白說,如今的我與十年前相比,基本上是判若兩人,因我現已調校至以「一天」為單位,看事物的角度與觀感自當截然不同。現偶爾看到些朋友,為生活上的瑣事煩心惱火、或與他人有所爭拗而終日愁眉深鎖、又或硬要搬演些陳年舊怨來刺痛自己,我總覺感慨萬千,因像瞥見一「過往」的自己。我何嘗不曾是這類剛烈一族? 當年同樣只懂繞著些人我是非不斷自我燃燒,把珍貴一天、平靜心境白白賠上仍覺理所當然。現一切重覆捲入眼簾,當然體會到寶貴一天在咆哮抱怨中錯耗掉,是何等不智! 真的當一路走來,無不了然於心。故但凡看到好友們埋怨後喘息回氣時,我多會輕言安慰:「我過往也慣常怒髮衝冠,但每當想到...…若我只有一天的命,我還會甘於浪費在抱怨或罵人嗎? 明天或
4 min re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