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每與閨密聊心事,十居其九皆離不開「討愛」這課題。兒時,我們習慣從父母家人或師長同學處討愛、長大後則轉移視線,把目標鎖定愛人處去討;續後便是兒女孫子等等……討愛變成暗地運行的必然公式,討到或討不到,也會培養出變本加厲及患得患失之惡習。說得如斯細膩,全因過往的我就是「討愛」的表表者。
曾認識一阿姨,常沉醉於情感遊戲,見證她從一雙手轉到另一雙手,可終日卻苦瓜臉過了一生。一婆婆早晚跟兒媳過不去,鬧至家無寧日;這些全拜錯誤的討愛方程式所賜。而我呢,從累積的生活經驗,逐意識到一味討愛盡是「無解」。漸看清這也怪不得誰,因討愛的對象,連他們自己對什麼是「真愛」也糊里糊塗,故怎能期盼我一直渴求的真愛能從他人處覓得?且即使討到些,當中亦附帶不少的條件交換與主宰成份。但當時高傲人兒就是死不甘心,我說我啦,非要碰到一鼻灰、一身傷也不情願回來反觀
……可見我真的很蠢!
幸某天大德一席話把我敲醒:「天地有大愛,我們本自具足,只是我們的心一直僵硬封密;打開心,自能感受大愛一直俱在。」當時直像醍醐灌頂:「喔,阿姨婆婆與我,原來一直走錯方向,